82中文网 > 科幻小说 >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> 第1229章 资本家们的联盟

第1229章 资本家们的联盟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数日后。

    顿巴斯联合煤业公司的大门前,上百名工人正乱糟糟地高呼:“我的孩子正在挨饿!”

    “我们需要面包……”

    “工钱太低了,必须涨到每月10卢布!”

    “对!不涨工钱就不开工!”

    公司那栋用破木板搭建的办公楼二楼的窗前,奥利维尔子爵皱眉看着闹事的工人们,摇头对身旁的助手道:“他们难道没见过罢工吗?

    “竟然连个木牌都不举,喊声还这么乱!

    “克里斯托夫,您晚上得好好教教他们。哦,人数再多些,上帝,我的煤矿有上千名工人,怎么才来了这么点儿?”

    助手忙道:“您知道,这些俄国人都以为他们会挨一顿鞭子,所以根本不敢来……”

    奥利维尔子爵叹了口气:“实在不行,就给带头的那几个发点儿卢布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的,先生,我保证明天人数一定会翻倍,不,三倍。”

    在克里斯托夫的操作下,联合煤业公司的罢工规模越来越大,而且由煤矿迅速蔓延到了铁矿,以及炼铁厂,整个公司都陷入了停摆。

    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的俄国警察来了两次,但在暗中收了“工人代表”的好处,以及煤业公司的铁公鸡老板拒绝支付“辛苦费”之后,便不再出现了。

    消息很快传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,“约翰煤炭公司”的几名股东顿时开启了嘲讽模式:“可怜的法国人,听说连他们的督工都加入了罢工行列。”

    “那些鞑靼人竟然要每个月10卢布,简直是疯了!”

    “这下奥利维尔有大麻烦了,哈哈。据说他这个月的产量减少了60%。”

    “或许我们有机会便宜买下他的矿。”

    过了十多天后,焦头烂额的奥利维尔子爵在订单的逼迫之下,无奈同意了给工人们涨工钱的要求,公司这才重新恢复运转。

    这让南面的英国同行又是一阵嘲笑。

    谁知好景不长,联合煤业公司的工人们似乎是尝到了罢工的甜头,仅仅复工一个半月之后,便又再次掀起了声势更为浩大的罢工。

    嗯,俄国苦哈哈看到罢工真的有用,而且不会挨打,这次不用克里斯托夫怎么煽动,就全都自觉地参与了。

    超过1300名工人浩浩荡荡地在公司和城镇间来回游行,标语、演讲也全都有了。

    要知道,此时整个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地区的居民也就八九万人,这罢工规模绝对恐怖。

    这次奥利维尔妥协得非常快,几天后就同意将工钱涨到13卢布。

    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英国人却笑不出来了。

    他们的工人听说联合煤业公司的罢工这么有效,也开始有样学样,组织起了百余人的罢工。

    但英国老板可没惯着他们,立刻给当地警察塞了一笔钱,配合自家的监工,将罢工人员狠揍了一顿。还有几名带头的工人被投进了监狱。

    然而事情并未结束。

    约翰煤炭公司等几家英国公司的工人发现,自己一个月只有7卢布的收入,而叶卡捷琳诺斯拉夫那边则有13卢布。

    几乎翻了一倍。

    这肯定要去联合煤业工作啊!而奥利维尔也是来者不拒。

    英国老板终于开始慌了,不得不和奥利维尔进行协商,在支付了1万卢布的“审核费”之后,得到了联合煤业“不接收他们家工人”的保证。

    然后英国公司的工人就开始大量辞职——这谁的心里也无法平衡,哪怕改名换姓去法国公司,甚至失业,也不想继续忍受低工资了。

    英国老板只好也跟着涨工钱,一直涨到11卢布,暴增的成本令他们不敢再加下去了——现在都已经踩在了盈亏线上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奥利维尔不计前嫌,主动来找英国同行们讨论对策。

    “您不能向这些苦力妥协!”约翰煤炭公司的大股东莱利愤愤地对法国人道,“您只要给那些警察一点儿好处,他们就能帮您解决所有麻烦。”

    “那会让我的公司停产两三个月。那些工人可是动真格的。”奥利维尔道,“他们甚至要烧了我的仓库。”

    众资本家们顿时一阵咒骂。

    “那怎么办?”莱利大声道,“我们总不能赔本经营吧?”

    奥利维尔子爵立刻接道:“我来这儿就是为了解决亏损问题。”

    所有人都朝他看来。

    “只要我们一起提高售价,就能保持利润了。”

    莱利摇头道:“这会让我们失去竞争力。乌拉尔的矿主很快就能吃掉我们的市场。”

    “不,他们做不到。”奥利维尔露出了微笑,“顿巴斯的煤铁产量超出乌拉尔一倍,从这里出海的运费更是只有乌拉尔的零头。

    “买家在买光了他们的产量之后,还得来我们这里采购。

    “所以乌拉尔的矿主很快也会跟随我们涨价。”

    其他资本家们的眼睛开始亮了起来。罢工事件或许还是个机遇,让整个顿巴斯的矿主们团结了起来。

    只用了半天工夫,奥利维尔便和英国老板们达成了价格联盟,决定将出产的煤铁价格上涨了25%。

    当然,纵使如此,这里出产的煤铁矿价格也比欧洲地区要低一些。

    果然如奥利维尔所料,仅仅一个多月后,俄国乌拉尔地区的煤铁价格也跟着拉升了25%。

    有钱不赚那是傻子!

    而顿巴斯加上乌拉尔,出产的煤铁占了整个俄国的90%以上。

    最先感受到痛苦的是莫斯科皇家铸炮厂。

    原材料价格的飙升,令他们生产的炮架、弹药车,甚至炮弹的成本涨了近六分之一。

    于是,他们只得告诉军事委员会,采购经费需要提高。

    紧接着,俄国各地的船舶、农具、马车,乃至斧头的价格都跟着大幅上涨。

    说实话,俄国作为一个农业国,煤铁的使用量并不算大。

    但同时,俄国的经济结构也非常脆弱,大量铁制品涨价,很快就推高了整体的通胀水平。

    时间进入1799年1月,奇怪的一幕出现了——由于煤铁涨价,导致圣彼得堡的面包价格上涨了1戈比。

    看似涨得不多,但对于底层的俄国民众来说,几乎就是不可承受之重。

    【由于本月底有双倍月票活动,所以请大家暂时先别投月票,攒到月底投双倍。小作者感激不尽!】

    (本章完)